OPEN A BOOK,OPEN THE WORLD
書籍專區 書林出版 書林本版-電影戲劇 林摶秋全集:電影劇本卷5 The Complete Works of Lin Tuan-Chiu: Screenplays 5

林摶秋全集:電影劇本卷5 The Complete Works of Lin Tuan-Chiu: Screenplays 5

作者:石婉舜 主編

出版社:書林

出版日期:2023.11.01

ISBN:9786267193396

書號:10020074

裝訂:平裝

定價:$599

×
內容簡介
【林摶秋全集|卷二 電影劇本卷5】
劇作家現存17部電影劇本,本卷完整收錄日文、台文與華文版本。
戲劇情節深入深山、近海及底層社會取材,讓今人得窺政治高壓年代的庶民情感與生活樣態。
 
 
《袈裟的位置》
孤兒安德從小被安覺寺的慈海上人收養,擔任雜工卻常受年輕和尚欺侮。他懇求上人讓他披上袈裟,上人即以重要的是人的內心而不是形式,加以婉拒。燒炭小屋的少女春菊同為天涯淪落人,跟姊姊先後被虎貓婆賣去娼戶。安德發現自己愛著春菊,他偷走佛像試圖轉賣換錢為之贖身。然而兜售貴重佛像讓他身陷險境⋯⋯
 
《處女妻》
貴源藥房的主人王三貴看準鐵道路線延伸帶來的商機,渴望購置土地房產改行從事物流。阿金婆出面斡旋下,三貴以兒子阿勇與謝家女兒月里的婚事為籌碼,成功交換自家藥房與謝家土地。然而,鐵道路線因故改道,三貴破產。婚後才發現丈夫弱智的月里,頓時成為家中經濟的支柱。一回,跛腳的清松為月里解圍後,兩人漸生情愫,此時外界的壓力也紛至沓來⋯⋯
目錄介紹
袈裟的位置
《袈裟の位置》稿 本 ︱ 日文
《袈裟的位置》稿 本 ︱ 臺文
《袈裟的位置》稿 本 ︱ 華文翻譯 黃書倩
 
處女妻 (張文環 原作、林摶秋 編劇) 
《處女妻》稿 本 ︱ 日文
《處女妻》稿 本 ︱ 臺/華文
《處女妻》稿 本 ︱ 華文翻譯 莊珮瑤
附:《處女妻》片頭分鏡稿 ︱ 華文翻譯 蔡易達
 
附錄 ︱ 解  題
     劇情提要
作者介紹
林摶秋(1920-1998)。臺灣桃園人。劇作家、舞臺曁電影導演、實業家。明治大學政治經濟科畢業。大學時代加入校園演劇社團,同時結合桃園地方青年組織「雙葉會」鑽研演劇。1942年大學畢業前後,先進入東寶電影公司參與電影攝製工作,後加入以「新喜劇運動」聞名於日本演劇史的紅磨坊(ムーラン.ルージュ)新宿座文藝部,為東京劇壇首位臺灣出身的劇作家。1943年返臺後,擔任臺灣演劇協會的演劇指導員,同時與王井泉、張文環等人成立「厚生演劇研究會」,編導推出《閹雞》、《高砂館》等劇,締造「臺灣新劇運動的黎明」。戰後1946年成立「人劇座」劇團,公演後不久即因政治局勢動盪而離開藝文界,返鄉務礦。1957年成立玉峯影業公司,興建湖山製片廠,規模獨步全臺。玉峯電影攝製嚴謹,採非營利方式作育電影人才,更屬臺灣電影史上僅見。1965年攝製完成電影《六個嫌疑犯》後未做上映,轉移重心往製造業發展,自此不再涉足文化事業。1998年因心臟衰竭病逝於臺北。
 
林摶秋在1940-1960年代投入演劇與電影事業之際,持續創作劇本不輟,而晚年第三度改編張文環小說《閹雞》,致力台灣人三部曲之書寫,惜壯志未酬。其一生創作的劇本主要採日文與臺文書寫,今存舞臺劇劇本6部以及電影劇本17部,悉數收於《林摶秋全集》。
 
主編
石婉舜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博士
 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日文編輯
中野正昭
 日本明治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演劇學專攻博士後期課程
 日本淑德大學人文學部教授

黃馨儀
 日本一橋大學言語社會研究科博士
 靜宜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杉森藍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博士
 實踐大學應用日文學系助理教授
 
臺文校注審定 
陳豐惠
 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台文通訊 BONG 報》發行人兼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