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介紹
輯一 班雅明寓言詩學
波特萊爾的練劍術──巴黎城漫步與現代詩創作
機械捕捉的美感:從班雅明談愛森斯坦電影蒙太奇
以詩抵抗:現代性、貨幣經濟與拱廊街
動中之靜:論班雅明「閒逛者」的城市意象閱讀轉變
輯二 盧卡奇現實主義之路
形式與整體:盧卡奇美學原理之研究
離岸之路──青年盧卡奇的靈魂與形式
《小說理論》──在現實的邊緣感受時代的傾斜
可能使命──從此超拔遇見一種現實主義
輯三 楊牧詩美學探究
布爾喬亞詩學論楊牧
光影疊錯中的雪季身影:楊牧現代詩藝術論
印象空間的涉事──以班雅明方法論楊牧詩
孤獨的幾何:楊牧詩的數學美學
指派的掙扎:從楊牧〈臺灣欒樹〉論「詩空間」與藝術創造力
輯四 日常生活諸藝術形式表現
〈幸而有遺忘:臺灣戰後舞蹈先驅者蔡瑞月〉
輓歌中微明的氛圍:偶遇一張澎湖天人菊照片
拉岡/跋:分裂自我的鏡像──評拉剛跋的偽裝裝置藝術
輯五 圓現象閱讀
建構「圓現象閱讀」
三島由紀夫與其小說《豐饒之海》的輪迴美學
〈死亡與永恆的辯證: 從「人間系列──三軍」談朱銘的創作精神性〉
作者介紹
石計生
筆名奎澤石頭。生於高雄橋頭,祖籍安徽宿松。高雄中學、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士、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美國芝加哥伊利諾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東吳大學社會系教授兼系主任、臺灣藝術與文化社會學會理事長。
已出版思想學術著作集包括《馬克思理論與當代社會制度》、《社會學理論―從古典到當代之後》和《時代盛行曲:紀露霞與臺灣歌謠年代》等共十冊。亦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至2016年,曾獲〈國科會甲種論文學術獎〉及科技部專題研究計劃補助超過16件,為東吳大學因研究傑出的免受評鑑教授。
美學文藝方面著述甚豐,包括出版美學評論《藝術與社會:閱讀班雅明的美學啟迪》、《閱讀魅影:尋找後班雅明精神》、詩集《在芝加哥微光中》、《海底裏開滿了花》、《時光飛逝》、《完整的他者》、《孤獨的幾何》、《曙光》、《奎澤石頭記:三十年詩選》、散文集《就在木棉花開時――公館溫羅汀的那個年代》、《成為抒情的理由》等共11冊。詩、散文、電影與時事評論散見各大報章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