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A BOOK,OPEN THE WORLD
書籍專區 文學館 文學研究 離散‧記憶‧復振:跨太平洋原住民書寫與實踐

離散‧記憶‧復振:跨太平洋原住民書寫與實踐

作者:黃心雅

出版社:書林

出版日期:2022.12.01

ISBN:9789574459759

書號:10019184

裝訂:平裝

定價:$400

×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北美與太平洋島嶼原住民書寫,反思當代跨文化論述的侷限。原住民承受(定居)殖民主義、帝國軍事主義與國家主義戕害,導致部落土地喪失,族人流離失所,卻在當代文化論述中缺席。如何考掘失落的原住民歷史和記憶?如何轉譯原住民與帝國中心的關係?本書綜整二十一世紀迄今盤根錯節的跨太平原住民研究脈絡、地理情境,以及原住民與當代文化論述之辯證,從「原鄉/離散」、「創傷/記憶」、「原住民/人類世」及「跨原住民性/復振」四個面向,反思殖民歷史之衝突與拮抗,形塑原住民主體位置、地域思維與能動,反饋當代文化論述之不足,對抗西方理性主義、資本主義與殖民/帝國主義的政治操作。
目錄介紹
序  論1
 
第一部份原鄉/離散
第一章原鄉離散:安娺姿的自我種族誌《擲火向陽,擲水朝月》49
第二章美國原住民的自我書寫與生命創化:以荷根為例77
 
第二部份創傷/記憶
第三章創傷、記憶與美洲歷史之再現:閱讀席爾珂《沙丘花園》與荷根《靈力》101
第四章遞變中的美國原住民認同:《徹羅基男孩日記—血淚之途,1838》的創傷轉譯139
第五章遺(夷)傳的原住民身體:莫馬戴回憶錄《名字》中變異的血源、記憶與歷史165
第六章鐵路華工與美國原住民勞動族群關係: 勞動者的記憶書寫189
 
第三部份原住民/人類世
第七章原住民與人類世217
第八章太平洋島嶼的輻射生態與對抗政治:奧爾伯‧溫特的《黑色彩虹》與夏曼‧藍波安的《大海浮夢》247
 
第四部份跨原住民性/復振
 
第九章美洲原住民女性書寫中的族群醫療:鄂翠曲、席爾珂與安莎杜娃作品裡的女性醫學271
第十章環太平洋原住民的生態想像321
 
後  記邊境/邊淢347
引用書目357
各章出處399
索  引403
作者介紹
黃心雅教授
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特聘教授。美國伊利諾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中華民國科技部科教發展及國際合作司司長、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中山大學教務長、學務長,以及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理事長。現為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American Stud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E-Scholarship)、Routledge Research in Transnational Indigenous Perspectives(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New York)、Bloomsbury “Literatures as World Literature” Series(London)編輯顧問、Humanities for the Environment (hfe)Asia Pacific Observatory召集人。研究涵蓋跨國主義、美國少數族裔文學、原住民文學、人類世與生態人文等相關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