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零章 「台灣的國語」與「台灣國語」
0.1 規範語法是什麼?
0.2 「台灣的國語」與「台灣國語」
0.3 區域性 (Regionalism)
0.4 「台灣國語」的語法規則
0.4.1 「有」字句―― 「有」可當助動詞
0.4.2 「說」字句―― 「說」有多重功能
0.4.3 「給」字句―― 「給」的多重詞類及語義
0.4.4 「在」字句―― 「在」可指習慣性
0.4.5 「用」字句―― 「用」可當助動詞
0.4.6 「會」字句―― 「會」的泛用
0.4.7 「不行」的詞彙化
0.4.8 「不錯」的詞彙化及語法化
0.4.9 「V 看看」―― 動詞重疊的規則
0.4.10 「來去」―― 「來去」當助動詞
第一章 漢語的詞類與語類系統
1.1 語法習得規則
1.2 動詞次類的規則
1.2.1 「很」的規則
1.2.2 「不」的規則
1.2.3 「沒」的規則
1.2.4 「了」的規則
1.2.5 「在/著」的規則
1.2.6 「重疊」的規則
1.2.7 「重疊」有「變化動詞」與「狀態動詞」之分
1.2.8 「把」的規則
1.2.9 「動詞」的三次類變化與多義
1.2.10 「著」的搭配與分析
1.3 漢語的詞類
1.4 漢語的語類
1.5 詞與語的互動規則
第二章 漢語語法結構
2.1 結構圖
2.1.1 主謂結構 (Subject Predicate Structure)
2.1.2 賓語結構 (Object Position)
2.1.3 輔助動詞結構 (Auxiliary Verb Structure)
2.1.4 狀語結構 (Adverbial Structure)
2.1.5 定語結構 (Attribute Structure)
2.1.6 補語結構 (Complement Structure)
2.1.7 介詞組結構 (Prepositional Structure)
2.1.8 句賓結構 (Sentential Object)
2.1.9 雙賓結構 (Double-object Construction)
2.1.10 句補語結構 (Sentential Complement)
2.1.11 把字句結構 (The Disposal Construction)
2.1.12 名詞組為句子的結構 (NP → S)
2.2 變形
2.2.1 位移 (Movement; Transposing)
2.2.1.1 前移;話題化 (Topicalisation)
2.2.1.2 前移;把字句 (The Disposal Construction)
2.2.1.3 後移;去話題化 (De-topicalisation)
2.2.2 插入 (Insertion);準領屬 (Pseudo-possesive)
2.2.3 複製 (Copy)
2.2.4 刪除 (Deletion)
2.2.5 代名化 (Pronominalisation)
2.2.6 分離 (Separation)
2.3 總結論元結構分析法
第三章 語義角色 核心格 周圍格
3.1 核心格
3.1.1 格 (Cases) 的類別
3.1.2 核心格 (Neuclear Cases)
3.1.2.1 施事 (Agent)
3.1.2.2 受事 (Patient)
3.1.2.3 領事 (Recipient)
3.1.2.4 範圍 (Range)
3.2 周圍格
3.2.1 工具 (Instrument)
3.2.2 方位格 (Locative)
3.2.3 陪伴 (Comitative)
3.2.4 起點 (Source)
3.2.5 終點 (Goal)
3.2.6 受惠 (Benefactive)
3.2.7 途徑 (Path)
第四章 信息結構
4.1 舊信息 新信息
4.2 基式與變式
4.2.1 信息結構與基式結構 (Base structure)
4.2.2 什麼是基式結構 (Base structure)?
4.2.3 什麼是變式結構?
4.2.4 第一個變式是OSV
4.2.5 第二個變式是SOV
4.2.6 第三個變式是SV → VS
4.2.7 焦點 (Focus)
4.2.8 Topic-Shift 與新舊信息
參考書目
曾指導之碩博士論文
索引